2016年5月18日 星期三

教育電視: 星體秀之「月蝕」

星體秀之「月蝕」





1.     月蝕的形成

        當地球運行至月球與太陽之間,三個天體成一直線時,月球便會進入地球的影區範圍,因而不再能反射太陽光,變成一個較暗天體,這種自然現象稱為「月蝕」。月蝕只能發生於滿,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是地球運行至月球和太陽之間。月蝕是一種少見的自然現象,原因是月球圍繞地球所運行的軌道,與地球環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並不是處於同一個平面上,兩者間有五度差距。所以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在太空中成一直線的機會實在不多。

2.     月蝕的形式

        因由地球遮擋太陽光而產生的地影由兩部分所組成:本影和半影。
    在半影內,太陽光只有部分被地球遮擋。在本影內,太陽光完全被地球遮蓋。
    從地球上看,半影和本影組成兩個同心圓,當月球經過陰影區時,就會發生  月蝕。當月球只是橫過地球的半影區,就會產生「半影月蝕」;當部分月球在本影內,就會產生「月偏蝕」;當月球橫過地影時,如果整個月球在本影內,就會產生「月全蝕」。

3.  半影月蝕

    當月球只通過地球陰影內微暗的半影部分時,會發生半影月蝕。由於只有部分太陽光被地球遮擋,所以月球只是微暗一些。於所有月蝕裏當中,半影月       蝕只佔大概三分一。

4.            月偏蝕

        當月球只有一部分沒入地球的本影內,就會發生月偏蝕。月球表面被陰影遮    蓋的部分,可以呈現出一種暗紅色,或紅褐色、炭灰色等等,完全視乎月蝕大小程度而定,這是由於月球上給陰影遮蓋的部分,和於本影外面明亮部分       的強烈對比所形成。

5.          月全蝕

        當整個月球沒入地球本影,就會發生月全蝕。依月蝕發生經過,月蝕過程可  以分為7階段:半影蝕始、初虧、蝕既、蝕甚、生光、復圓、半影蝕終等。

        由於陽光經過地球表面大氣層時,大氣內的塵粒仿似稜鏡將陽光折射,所以有部分太陽光會進入地球的陰影裏面。由於大氣層的折射性質,將大部分藍光散射出去,紅光會較容易通過,結果造成一種紅色調投射到地球的陰影上,所以月球於月蝕期間會呈現出一種深紅色調。

教育電視: 星體秀之「日蝕」



星體秀之「日蝕」





1. 日蝕的形成

個半世紀前,人類開始對日蝕產生科學的認識。現時已清楚


知道日蝕是 由於月球運行至地球和太陽之間而形成。

月球每一個月都會有一次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月球剛好


遮蓋從太陽射向 地球的光綫,因而令完本光芒耀眼的火紅太

陽被掩蝕,產生日蝕。


2. 日蝕的形式


日蝕有三種不同的形式:


第一種是太陽只有一部分被掩蝕,這一種日蝕稱為「日偏


蝕」。

第二種是太陽只剩外圍一個似橡筋圈不被掩蝕的「日環


蝕」。

第三種是月球將整個太陽遮掩,只可看見太陽周圍美麗日冕


光芒的「日全蝕」。


3. 日蝕的觀測


要觀察日蝕的進行情形,最安全的方法是利用投影法。投影


法主要是利用望 遠鏡或其他儀器,將太陽的影像投射在紙

上,然後觀看。其他直接觀日方法 都是極之危險。


4. 日全蝕


日全蝕可以分4個主要接觸階段:

當月球開始進入太陽前面,稱「第一接觸」,這時日偏蝕開


始。

暫時夜間隨進入本影而來臨,瞬息間日全蝕開始,這階段稱


「第二接觸」。

當月球與太陽分開,日全蝕結束,這階段稱「第三接觸」,


太陽光會再現。

最後進入「第四接觸」,象徵日蝕的結束。



2016年5月3日 星期二

最偉大天文學家---伽利略

伽利略 (Galilei, Galileo) (1564-1642)

意大利物理學家及天文學家。

他是科學革命的先鋒,並啟發了日後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在天文學方面,他的主要貢獻是:將望遠鏡應用在觀察天象方面,透過望遠鏡,他發現了月球上的山脈、峽谷和隕石坑;最大的四個木星衛星;金星的相變 (phases of Venus) 和太陽黑子。在物理學方面,伽利略發現了主宰物件下墜及拋物線的定律。而在文化史上,伽利略亦成為了與權威鬥爭,爭取探索真理自由的象徵。






伽利略有關斜面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