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重點
(一) 地球的內部結構
(二) 因地球自轉和公轉而引起的自然現象
本節目分成五個部分:
1.
藍地球
從外太空觀察,地球像一個被照亮的藍色球體。地球被稱為『藍地球』,因 地球有超過三分之二表面被水覆蓋,在太陽光照射下,海水因而呈現藍色。
2.
地球上的點與線
地球像一個陀螺繞地軸旋轉,地軸所穿過地面上的兩點稱為『極』, 分別為南極與北極。『赤道』是地球表面上的一個圓圈,圓圈剛剛處於兩個 極點中間。赤道將地球分成北半球和南半球,與赤道平衡的圓圈稱為『緯度』 線,而赤道的緯度是零度,而兩個極點是北緯九十度和南緯九十度。『經度』 線是經個兩個極點的圓圈,而英國倫敦的格林威冶是處於零度線上, 而零度線亦稱為『本初子午線』。
3. 地球上的日和年
由於地球繞地軸旋轉,所以出現日和夜。地球自轉一週所需要的時間 稱為『恆星日』,恆星日是23小時56分。而太陽出現在同一天空位 置所 相隔的時間稱為『太陽日』,而太陽日是24小時。 因為由於地球除自 轉外,同時亦圍繞太陽公轉,地球每轉一圈,相對於太陽的位置會改變。以 中午時分太陽在天空正中作為起點計算,地球以逆時針方向環繞太陽公轉, 當地球轉一圈之後,與上一天比較,由於太陽相對地球位置的改變,太陽需 要大概4分才升到正中位置,所以恆星日和太陽日相差4分鐘。
4. 季節
地球旋轉軸與地球環繞太陽軌道有一個大約二十三度的傾斜,由於地 球環繞太陽運行,在一年當中,南北半球會以不同角度傾向太陽,所以就形 成四季。一年當中,有兩個日子,分別是春分和秋分,在全地球所有地方, 日與夜都有相同長度。春分大約在每一年的3月21日,太陽會從從正東方 升起,橫過天空,12小時後從西方落下。春分之後,在北半球,太陽沿 一個越來越高的路徑橫過天空,白天時間亦會越長,在這個時候,北半球 是春天的開始,而南半球就進入秋天。6月21日是夏至,在北半球太陽以 一條最高路徑橫過天空,白日時間最長。夏至之後,在北半球太陽橫過天空 的路徑越來越低。秋分大約是9月23日,秋分之後,在北半球太陽繼續以 一個越來低的路徑橫道天空,白日時間越來越短,直至冬至。冬至是北半球 冬天的開始,而亦是白天最短的一日。冬至之後,在北半球,太陽以一個比 較高的路徑橫過南面的天空,白天時間慢慢增長,直至到第二年的春分, 日和夜再相等。
5.
地球的構造
地球主要劃分為三個岩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地球的地殼可以分為『大洋 地殼』和『大陸地殼』。大陸地殼的厚度,可以在山脈之下三十五公里到五 十公里厚,主要由一些褐色類似花崗岩石頭所組成。而海洋底下的地殼只有 五公里厚,主要由深色的玄武岩組成。在地殼之下的地幔,大概有二千八百 公里厚,主要由黑色的岩石組成。地核是地球的中央帶,地核可分為外核和 內核。外核是處於液體狀態,而內核是固體。地核的密度和溫度都很高,主 要成分是鐵和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