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是太陽系內最接近太陽的行星,水星表面布滿隕石坑,大部分是由流星體撞擊而形成。由於本身引力弱,所以大氣層很薄。水星日夜的溫差很大,白天溫度上升至攝氏四百幾度,晚上溫度可以下降至攝氏零下一百八十五度。
水星自轉一週所需要的時間大約等如地球59日,而越接近太陽的行星,公 轉速度就越快,水星繞太陽一週只需要地球88日的時間,而水星的一天, 亦即是等於日出到日出的時間,約等如176個地球日的時間。
水星是太陽系第二顆最小的行星,有一層極薄的大氣層。科學家相信,水星 內部有一個金屬內核,主要成分是鐵,中間有一層石質地慢,最外是一層很 薄的地殼。
水星資科夾:
直徑:4880 公里
質量:地球0.06 倍
自轉周期:59日
太陽日長度:176日
公轉周期:88日
自轉軸傾斜:0o0’
溫度差異:攝氏零下185度 至 430度
衛星數目:0
金星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
金星的體積與地球相差不多,但金星表面是一個岩質廢堆,而且很熱,因為 金星外面有一層很厚的大氣層,好有效保留從太陽所吸收的太陽熱能,而整 個行星表面被硫酸雲所覆蓋,而這一層由硫酸組成的雲層將大部分由太陽射 來的光反射,令到金星成為在天空上,除太陽和月亮之外最光亮的物體。
金星的自轉方向與其它行星相反,金星自轉方向是順時針方向,所以如果從 金星上面觀測,太陽會從從西方升起,東方落下。
金星內部與地球很相似,有一個局部熔化的金屬內核,中間有一層石質的地 幔,外面是地殼。金星的自轉速度非常緩慢,自轉一週比環繞太陽運行一週還慢。
金星資科夾:
直徑:12104 公里
質量:地球0.82 倍
自轉周期:243日
太陽日長度:117日
公轉周期:225日
自轉軸傾斜:12o44’
平均溫度:攝氏460度
衛星數目:0
火星
火星表面遍佈火山和峽谷,火星的大氣層很薄,大氣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由於大氣層稀
薄,所以火星表面溫度變化很大,表面平均溫度低於攝氏零度。
火星表面呈現紅色,原因是火星的表面泥土含有豐富鐵質。於火星形成的初 期,由於天氣比較溫暖和潮濕,泥土內的鐵生銹,火星於是成為一個紅 色行星。
火星資料夾:
直徑:6787 公里
質量:地球0.11 倍
太陽日長度:24小時37分
公轉周期:687日
自轉軸傾斜:25o12’
溫度差異:攝氏零下110度 至 零度
衛星數目:2
木星
木星是太陽系內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行星,幾乎全由氣體組成。
木星最顯著的特徵是表面上的大紅斑,紅斑其實是木星上的強烈風暴,風暴 直徑大約是地球的兩倍。木星的成分由大約百分之九十氫,百分之十氦,和其餘少量其它物質組成。
木星表面上的雲帶由冰狀的亞摩尼亞、水冰粒和其它元素組成的雲層,以時 速幾百公里的速度,在最外層橫掃而形成。
木星內部主要由液態氫分子所組成。由於木星是氣體行星,沒有表面和內部 之分。在雲層之下,壓力慢慢增大,直至氫分子壓縮成為液態。越深入內部,壓力越大,直至變成金屬氫,而木星的中央由鐵和岩石所組成。
木星資料夾:
直徑:142800 公里
質量:地球318倍
太陽日長度:9小時50分
公轉周期:12年
自轉軸傾斜:3o
平均雲層溫度:攝氏零下150度
衛星數目:已知60個
土星
土星的密度低於水,是太陽系內密度最低的大行星。土星自轉速度很高,在離心力作用之下,土星的赤道向外隆起。土星的光環主要由一些數毫米到數米大小不一石粒和冰塊組成,光環的厚度不超過1.5公里,而光環直徑 可達數萬公里。土星本體主要由氫組成,而大氣含有硫磺。
土星資料夾:
直徑:120000 公里
質量:地球95倍
太陽日長度:10小時14分
公轉周期:29.5年
自轉軸傾斜:26o42’
平均雲層溫度:攝氏零下170度
天王星
天王星大氣層主要由氣體甲烷所組成,由於大氣層吸收光譜中的紅光,所 以令到天王星出現蔚藍的顏色。
天王星自轉軸幾乎與公轉平面平行,這可能由於在天王星形成的初期曾經被 其它巨大物體撞擊,這結果令天王星上一個極會週期性長時間面對太陽及 其後再背向太陽。天王星內部成分主要是甲烷冰塊,而內部是一個含鐵的岩石核心。
天王星資料夾:
直徑:51488 公里
質量:地球14.5倍
太陽日長度:17小時14分
公轉周期:84年
自轉軸傾斜:82o
平均雲層溫度:攝氏零下200度
衛星數目:已知27個
海王星
海王星擁有岩石的核心、光環和衛星。海王星的大氣比較活躍,表面有大黑 斑。海王星內部結構主要為甲烷冰所組成,中心是一個鐵的核心。
海王星資料夾:
直徑:49493 公里
質量:地球17.2倍
太陽日長度:17小時6分
公轉周期:165年
自轉軸傾斜:29o36’
平均雲層溫度:攝氏零下210度
衛星數目:已知13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